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关于陕西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首页>新闻>陕西要闻

关于陕西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在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 2022-01-25 07:59 来源: 陕西日报

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进出口总值增长25.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10.7%,CPI上涨1.5%。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5%、8%左右,CPI涨幅3%左右。

1.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防止疫情蔓延。实施一季度经济稳增长10条措施和支持西安加快经济恢复发展若干政策,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返岗上岗、物流运输、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受疫情冲击的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恢复运营。

2.坚持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密切跟踪分析经济走势,定期做好“六保”任务监测调度。落实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若干措施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制定出台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实施方案,确保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4500亿元以上。鼓励实施减免房租、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信贷等政策举措,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

3.全面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印发创新驱动发展“十四五”规划分工方案,落实好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路演、中试、孵化等关键环节。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推广,深化“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推进科技型企业上市,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施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行动方案,加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试点示范。

4.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以链长制为抓手推进23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大“首台套”“首批次”应用政策支持力度。落实能源化工重点产业链推进方案,推动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平台提质增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不断深化苏陕协作。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分区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巩固秦岭整治成果,实施“1+N”秦岭保护规划体系,完善秦岭视频综合监管系统功能。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加快形成“1+N+X”规划政策体系,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任务。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7.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等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高质高效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编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失信约束清单。持续扩大对外开放,高标准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速发展国际货运航线,办好重大经贸活动,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和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口。

8.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一体推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支持榆林深度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继续开展陕南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工作。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打造县域首位产业集群,鼓励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快园区整合升级,按季度组织县域经济创新和突破发展典型案例点评。创建10—15个县城建设示范县。

9.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拓展居民增收空间。制定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预案,推动养老托育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完成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完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10.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实现粮食总产量1200万吨以上。切实加强能源保供,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扩大油气勘探投资,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预案,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遏制增量、处置存量,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