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省税务局】陕西税务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精准服务“提质” 产业发展“提速”

首页>新闻>联动>部门

省税务局】陕西税务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精准服务“提质” 产业发展“提速”

时间: 2022-12-07 10:27 来源: 陕西日报

“本地土猪价格上涨,跨市销售订单量减少,可研发新产品的脚步还不能停。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税务管家’帮助我们享受政策‘红利’,及时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镇坪县汉巴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曹祖波说。

巴山景色美,镇坪腊肉香。镇坪县汉巴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以生产经营腊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今年,在镇坪县税务局的帮扶下,该公司享受留抵退税10万余元。“我们把这笔款项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中,产品口味更接近于传统熏制的腊肉,一经推出就获得了120余万元的订单。”曹祖波说,税费优惠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以来,陕西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服务方式,通过推出“税务管家”一对一跟踪辅导、利用税收大数据缓解融资难等方式,助推税务服务精细化,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截至11月10日,全省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941亿元。其中,留抵退税655.1亿元。

暖心举措 为企业纾困解难

12月1日,在城固县江湾产业园区,汉中市植圆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设备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一箱箱包装精美、开袋即食的汉中特色美食——面皮,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好在‘税务管家’上门,送来了小微企业优惠、制造业缓缴税费及留抵退税等政策。”汉中市植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植元说。今年,该公司享受留抵退税28万元,顺利渡过难关。

目前,“植圆牌”汉中面皮主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线上订单占销售额的70%左右。随着“植圆牌”汉中面皮走俏线上市场,当地面皮从手工作坊加工转向规模化机械生产,从固定摊点零售转向线上线下营销,从单一产品转向特色美食多元化发展,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

为扶持当地美食产业发展,城固县税务局为辖区76个重点项目、4户食品加工类重点企业提供“税务管家”服务,定期跟踪企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发放税企“联系卡”76个、“连心牌”64张,收集并解决涉税问题7户次。

一碗小小的面皮,如何能在美食领域异军突起?

税费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让面临转型升级的面皮产业成功搭上了税费改革的“快车”,跑出了打开市场、销往全国的“新速度”。

一道流传久远的美食,就是一张地方名片。利用“税力量”为地方特色产业纾困解难,是税务部门的责任。今年以来,淳化县税务局创新管理方式,探索分类精准服务,组织青年税务干部代表前往首届荞麦产业大会暨荞面饸饹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开展政策宣传,用“家常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同时,为帮助当地做好饸饹深加工“文章”,淳化县税务局畅通税企沟通渠道,及时为企业推送有关经营现状、产品转型、长远发展的各项税费政策,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税费服务。

“正是这些暖心的小举措为企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大动力。”淳化宋城阁关中味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雷爱红说,从两三人的饸饹店发展为现在的餐饮公司,税务部门始终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出台,让企业将更多资金用于经营管理,发展更有信心。

产业链“长起来” 让产品走“高端路”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朱鹮之乡”洋县成功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区域农产品——洋县黑米。如今,黑米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洋县永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辉说:“这些年,公司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税务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今年,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项,公司就享受到8.7万元的优惠。”

以有机黑米为主打产品,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亚刚说:“税费政策向农产品企业倾斜,让我们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农产品品牌打造和产品研发上。”近年来,该公司生产的“周大黑”品牌黑米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等奖项。同时,该公司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研发出以有机黑米为原料的黑米巧克力、黑米糊、黑米锅巴等深加工产品,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洋县税务局强化农业领域涉税政策落地,用税费政策助力农产品产业链“长起来”,让特色农产品走上了“高端路”,小产业真正做成了“大文章”。

在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陕西税务部门始终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涉税需求,送政策、摸情况、问需求、解难题,以税惠农、以税扶企、以税兴业,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岚皋县岚山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产开发神仙树系列产品的现代农业企业。该公司将岚皋大山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没想到我们的专利证书也派上了用场!今年前三季度,研发加计扣除费用接近9万元,真金白银的税费‘红包’大大缓解了资金流转压力。”岚皋县岚山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包登国说,有了税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今年以来,岚皋税务局制定专项服务方案,“税务管家”团队定期向企业提供一对一政策宣传辅导、涉税事项协调等个性化服务,破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税务部门的帮扶下,岚皋县岚山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顺利享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红利”16万元。

绘蓝图塑品牌 产业兴旺富群众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帮扶,为我们打造的‘侯市香菇’不仅成为村民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标志品牌。”60岁的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侯市村村民张志玉说。

侯市村是延安市税务局定点帮扶村,由于自然条件差,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产业帮扶前,村集体经济和村民产业收入几乎为零。

为破解侯市村产业发展困境,近年来,延安市税务局和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并多方协调100余万元,在村集体闲置土地上建起了6座香菇棚,配套了选菇机、烘干机等设备,建成1座储藏能力100吨的冷库。

香菇种植需要较多劳力、季节性较强,侯市村“两委”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组织附近群众就地务工、就近就业。香菇产业每年提供就业岗位900人次。去年,侯市村优质香菇产量达3万公斤,村集体收入超过15万元,向村民分红1.6万元。

尽管香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延安市税务局已经为侯市村争取市、县产业扶持资金50余万元,扩建养菌棚3座。

“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扩建香菇菌棒生产基地,逐步掌握生产技术,由购买香菇菌棒变为自产香菇菌棒,进而销售香菇菌棒,打造自主品牌‘侯市香菇’,并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延安市税务局驻侯市村第一书记武仲志说,村上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发展“企业—农户—电商”产业模式,让“侯市香菇”走出延安,走向全国。

惠企助农,一个个特色产业品牌正在税费政策的助力下不断发展壮大。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武功县,被誉为“西北电商第一县”。电商产业发展为当地猕猴桃等农副产品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结合涉农电商这一县域特色资源,武功县税务局优化“规模+行业”的分类分级管理,全面推行“信用+风险”监管模式,抽调3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2名大数据应用人才和3名业务骨干,成立涉农电商管理服务团队,为农产品相关企业提供精细化服务。

为提升当地猕猴桃的品牌影响力,武功县税务局针对县域电商企业系统评估纳税信用等级,与行业主管部门、银行开展“征信互认,银税互动”工作,帮助县域16户电商企业获得贷款1800万元。

陕西省税务局副局长郭章献表示,下一步,全省税务部门将因地制宜,结合县域发展特色,充分发挥税费政策对特色产业的助力作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助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苏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