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繁體版 | En |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实施深绿战略 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五场)

首页>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
介绍“实施深绿战略 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五场)

时间: 2022-12-06 07:06 来源: 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12月5日15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省林业局副局长刘保华出席,围绕“实施深绿战略 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第五场,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先生,省林业局副局长刘保华先生,请他们围绕“实施深绿战略 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党局长作介绍。

党双忍: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午好!

按照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安排,我代表陕西省林业局介绍新时代陕西林业发展成就,以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深绿战略、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首先,向出席发布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陕西兴林草兴生态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建成绿色陕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履行兴林草兴生态的使命,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谱写了生态空间绿色革命的新篇章。

国土绿化成效显著,陕北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区域。十年来,我们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从固定翼到直升机,连续创造飞播造林纪录全省十年累计营造林811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延安以北由“黄”到“绿”,陕北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区域,全省版图实现整体变绿,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一山两河”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秦岭绿更加厚重。十年来,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制定实施秦岭、黄河、长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高质量保护修复秦岭生态系统,秦岭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全国最绿区域。宁陕县森林覆盖率96%,排全国第一。黄河西岸“绿色廊道”织密织牢,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年入黄泥沙减至2.7亿吨,陕西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树起全国旗帜。汉中发现世界规模最大,资源禀赋优异,具备科学研究、科考探险、观光旅游等多种价值的天坑群。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列入国家双重规划。

自然保护地体系已经成形,凸现两大自然保护地群。十年来,我们坚持把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摆在维护生态安全的首要地位。开启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建设新历程,新建自然保护区3处、自然公园47处,形成秦岭、黄土高原两大自然保护地群。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达到270处、3172万亩,重要生态类型、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全部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野生动植物保护再上台阶,“朱鹮涅槃”堪称典范。十年来,我们着力攻克关键技术,迈出拯救野生动植物关键步伐。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到2012年的1300余只,再到目前的9000余只,实现了“朱鹮涅槃”的生态奇迹。秦岭大熊猫野外种群增幅、密度居全国之首,子午岭发现豹群,秦岭石蝴蝶、独叶草、陕西羽叶报春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和分布不断恢复,“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组团成为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

生态空间安全防线更加牢固,风险灾害降至低位。十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网格管理、全域覆盖、部门联动的风险管控体系逐步完善。全省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受害面积屡创新低。松材线虫病疫区数量、疫点数量、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连续两年“四下降”,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态势。全省9市94县(市、区)划定禁牧区、禁牧期,违法放牧行为大幅减少。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和专项整治行动,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生态经济全面发展,“林产四宝”居全国前茅。十年来,我们坚持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林草产业、生态旅游、自然教育蓬勃发展。全省林业产值突破1500亿,较2012年翻了一番。林麝养殖、冬枣产量全国第一,花椒、核桃面积全国第二,凤县成为全国麝香生产中心,大荔冬枣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以上,韩城建成全国最大花椒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国核桃交易中心落户商洛。建成森林公园4处、地质公园31处、沙漠公园2处、自然体验基地29处、森林康养基地19处,生态旅游线路16条,生态旅游、自然体验、休闲康养成为新时尚。创新实施生态脱贫八大举措,助力238万人口脱贫迈上小康路。

林草湿荒“四位一体”,构筑系统治理新体制。十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建立党政同责五级林长保护发展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和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作用,初步构建起党委政府牵头抓总、林业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协同参与、社会各界支持的生态空间一体化治理新格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组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成立陕西生态空间数据中心,上线运行生态空间云平台,建立“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和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智慧林业建设迈出新步伐。据测算,全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由2012年的每亩286公斤增加到2022年的每亩330公斤。四大生态系统年碳汇量由0.41亿吨增至0.49亿吨,累计碳储量34亿吨,绿色碳库持续盈余,生态空间生态产品综合价值超万亿元。

二、新征程的使命任务——阔步迈向深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推动形成更多更美绿水青山、生产更丰富更优质生态产品是林业部门的历史使命。实施深绿战略,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陕西林业的必然选择。

下面,就深绿战略的具体内容做一个简要介绍:

我们的战略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确立以增加生态产品、增强生态服务为主要任务,推动生态空间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生态空间颜值达峰、生物体系达优、生态功能达强,建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形象地说,就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我们的战略布局,为“一山、两河、四区、五带”生态空间治理格局。“一山”指秦岭。“两河”指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四区”指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关中平原生态协同发展区、秦巴水源涵养区。“五带”指白于山区生态修复带、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带、关中北山绿色重建带、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带、汉江两岸生态经济走廊带。

我们的战略步骤,分“三步走”。第一步,未来5年,在“由黄变绿”基础上,推动北绿南美、整体“迈向深绿色”,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6.6%,森林蓄积达到6.5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湿地保护率50%,治理沙化土地面积429万亩,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0%以上,建成深绿色陕西。第二步,到2035年,推进“由绿向美”,全面建成具有陕西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面提升,碳汇能力明显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极大提升,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基本建成。第三步,到2050 年,持续推进“由绿向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高效,生态产品更加多样,生态服务更加丰富,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高质量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全面建成。

我们的战略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落实森林草原湿地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继续实行天然林商业禁伐,科学划定天然林保护重点区域,把所有天然林保护起来。加强禁牧管理,科学划定禁牧区、禁牧期,建设草畜平衡示范点。严格落实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规定,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工程,持续开展秦岭北麓朱鹮野化放飞十年行动,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开展自然湿地综合整治和修复,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第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植物园,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园体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黄河西岸绿色廊道、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科学开展渭北“旱腰带”生态恢复治理。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科学合理划定我省基本草原,因地制宜开展草原生态修复。加快建设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巩固提升毛乌素沙地、长城沿线防沙治沙成果。

第三,加强风险管控能力,维护生态产品生产秩序。抓好生态空间分区管控和防入侵、防疫情、防火灾、防破坏“一管四防”工作。科学划定生态空间核心区、管控区、控制区、共享区,全面推行“分区而治”。开展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大入侵物种监测治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完善检疫体系,强化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草原鼠兔虫害防控。推行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管理、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定额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常态化推进森林督查和林草湿荒调查监测,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

第四,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推行“生态+N”模式,发展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生态+教育,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健全现代林业经济体系。加强经济林、用材林改造改培,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木本粮(油)库。建设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推动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创建,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森林康养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形成一批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和自然教育品牌。

第五,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生态产品发展活力。深化林权改革,增加林权赋能,规范林权流转,建立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激励机制,建设现代化国有生态林场体系。推动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将地方公益林全部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珍稀野生动植物繁育等关键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空间云平台“1+N”体系建设工程,提升生态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落实“双碳”战略,建设一批集约化经营、高标准管理的“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和“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第六,深入推行林长制,健全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健全林长制责任体系,完善运行制度,充分发挥林长制在守绿、护绿、增绿、用绿、活绿中的作用。以国土“三调”和“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基础,加快制定林地湿地保护、草原保护修复、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地等专项规划,逐步建立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持续推进秦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筑牢“一山两河、四区五带”生态安全屏障。

同志们、朋友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转化为工作实效,持之以恒实施深绿战略,形成更多的绿水青山,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陕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李惠:谢谢党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中新社:“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成为今年社会热点,我省一些地方也有发现报告。林业部门作为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部门,在其他一些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这些做法和经验是否适用于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入侵,或者还有没有其他具体措施?

党双忍:这个问题请保华同志作解答。

刘保华:谢谢您的提问。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防控生态风险、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松材线虫病疫情、美国白蛾疫情就是外来物种入侵,对我省生态系统安全造成重大冲击。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治,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省政府成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省市县逐级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并将有害生物防治情况纳入林长责任体系,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方面,我们坚持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清疫木、清疫情“三防两清”总体思路,实施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疫区数量、疫点数量、发生面积和病死松树数量连续两年实现“四下降”,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疫情防控,主要涉及西安市,通过采取监测排查、喷药防治、检疫封锁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已整体实现无疫情。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和防治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都要突出事前预防,善于“治未病”,也就是我们说的防患于未然。2010年,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目前已入侵全国十余个省份。我省摸底调查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零星发生,整体可防可控。省林业局编制印发了《陕西省秦岭林业外来物种(动植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重点区域的具体应对措施。去年以来,通过拔除、焚烧、喷洒除草剂等措施,共清除12000余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严格林木种苗引种审批,强化外来物种引种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检疫检查站作用,把牢“外防输入”关口,以各类自然保护地为重点,结合林草生态资源监测评价和日常巡护,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持续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体制机制,全面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李惠:请继续提问。

陕西广播电视台去年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获批。我想了解下目前秦岭国家公园创建进展情况?预计何时能够正式设立?

党双忍: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就上一位记者提出的林业生物防治情况作一些补充。

对于陕西来讲,森林生态系统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和风险依然是松材线虫病。从2009年在我省汉江流域首次发现,到现在十余年,对我省的松林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经过多年努力,应该说取得了非常积极有效的成果。有四个主要指标,疫区数量、疫点数量发生面积、病死松树数量,先行的指标是病死松树数量。病死松树数量最严重的时候,每年达到69万余株,通过长期努力,最近四年来,病死松树数量直线下降,到今年秋季降至17万余株。疫情小班数从6000余个降至5000余个,疫点、疫区的数量都在下降,这是比较好的形势。我们相信,未来持续努力几年,这四项指标都会向最小值逼近。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我想利用今天的机会,呼吁媒体界及社会各界的朋友,特别是疫区县基层干部群众,切实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巩固和发展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好形势。

刚才这位记者提问的关于秦岭国家公园方案获批以后的进展情况。设立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是陕西人多年的梦想。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我们在持续努力推动秦岭国家公园创建。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编制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我省的国家公园布局进行了调整:将与四川、甘肃接壤的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将原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试点范围全部纳入拟设立的秦岭国家公园。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并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2021年10月19日,国家林草局批复同意我省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我省迅速行动,省政府成立由省长任组长的建设秦岭国家公园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县按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和《关于同意开展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复函》要求,扎实推动创建各项工作。2022年3月,秦岭国家公园创建通过国家林草局评估验收。根据评估验收组的反馈意见,我们修改完善《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后报国家林草局。目前,我们正跟进对接国家林草局,及时完善相关材料,争取早日正式设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设秦岭国家公园,是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努力,陕西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70处、面积211.5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10.28%。其中国家公园1处(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自然保护区60处、自然公园209处。按照已上报的《秦岭国家公园设立方案》,拟设立的秦岭国家公园涉及我省秦岭范围6市21个县(区),整合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65处,地质遗迹41处,规划总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秦岭国家公园规划2个区,核心保护区8240平方公里、占61%,一般控制区5275平方公里、占39%。秦岭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将使秦岭成为世代传承、世代保护、世代共享的核心生态资源,成为具有全球价值、国际意义的中华山水。

李惠: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各界导报:前不久省林业局、西安市林业局、西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长安区共同建设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广大西安市居民都非常关心。能否介绍一下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的有关情况?

党双忍:这个问题请保华同志回答。

刘保华:谢谢您的提问。今年11月9日,省林业局与西安市林业局、西安旅游集团在西安共同签署了《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三方将合作共建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规划中的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滦镇,占地面积2252亩,分为大熊猫繁育区、幼仔园、饲养区、科研中心和科普区,饲养规模初步设定为50只,公园功能定位为传播秦岭大熊猫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建成后将成为广大市民更加便捷的、近距离的认识和了解秦岭大熊猫的重要窗口。

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是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国家公园体制相适应,配套建设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好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我们确定了“一公园、两基地”总布局,“一公园”即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两基地”是指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和救护放归基地。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位于周至县楼观台,功能定位为大熊猫人工繁育和科学研究,通过建立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人工种群,为大熊猫野化放归和科普教育提供支持,目前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秦岭大熊猫救护放归基地位于佛坪县,功能定位为秦岭大熊猫伤病救护、野化培训和放归试验,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任务。

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以秦岭大熊猫、朱鹮、林麝、秦岭石蝴蝶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工程,成绩显著。“秦岭四宝”数量持续增加,金钱豹、中华秋沙鸭、彩鹮、秦岭石蝴蝶等物种频繁进入公众视野,野生动植物呈现种群兴旺的发展态势。建设秦岭大熊猫科学公园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亮点,今后我们还将深挖生态文化资源,讲好生态故事,持续扩大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与“公约数”,努力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绘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谢谢。

李惠:感谢党双忍局长和刘保华副局长,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