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关干部读后感>> 正文

以高陵为例 浅析如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李宣璋
发布时间:2020-06-28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有幸曾在高陵工作4年,作者走访和调研了高陵相关企业,了解到了高陵20余年的工业开发以及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区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高陵的经济发展同众多主抓工业开发的区县一样,累积了一些矛盾,面临着新的挑战。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在哪里?高陵,迎来了“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北跨发展纳入主城区和万亿元渭北工业区核心承载区等机遇,又该如何促发展?——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战略基石,如何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我省乃至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积极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多年来追求GDP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这需要我们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关注民生、补齐短板,切合自身特点,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陵区位于西安市北部,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撤县设区前为陕西省最小的县,域内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泾河、渭河交汇于此形成“泾渭分明”奇观,曾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如同全国的大多数农业县走工业强县之路一样,高陵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设立泾河工业园,走上工业强县道路。工业园区面积目前已发展到160余平方公里,已基本实现了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全域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5家,引进和壮大了陕汽、长庆、吉利等龙头企业,形成了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装备制造、包装印刷、新材料、医药、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成为大西安万亿级渭北工业大走廊的中坚力量。2019年,全区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78.45亿元,增长0.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05亿元,税收占比突破9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亿元,增长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和9.1%;但随之而来的建设与规划、项目与用地、工业与配套服务及新老产业“腾笼换鸟”等矛盾也随之尖锐。因此,持之以恒的以新理念推进高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一、高陵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优势产业不精

由于20多年主抓工业的发展模式,造成高陵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首先是工业独大。2018年统计显示,高陵区三次产业结构为8.7:66.3:25,三产服务业占比明显偏低,与城市新区的三产水平不相匹配。其次是在工业内部,虽培育和形成了一些优势产业,但大都不精不专,主要表现为:一是层次和技术含量不高,多集中在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方面;二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聚集多为自然形成,缺乏战略性引进和规划;三是产业的规模不够大,上下游配套产业的聚集度不高,协调性不强。

(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老旧淘汰企业盘活不足

工业园区面积目前已超过高陵区总面积的一半,入住企业达569家。大面积开发和大规模引进企业,造成了产业庞杂和规划摆布不够合理、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特别是园区开发之初,引进企业标准较低、规模小,最先开发的南区,仅6平方公里就有企业200多家,这些企业目前大多面临淘汰,处在停产半停产状态,产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企业及“僵尸企业”盘活负担重,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调研数据显示,仅2020年度就有18家企业的盘活和搬迁退出任务。

(三)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外合作开发不深

高陵板块在合作发展上思想还不够宽泛。一是站位不够高。更紧密的站在大西安发展,乃至陕西追赶超越发展的角度出发,更积极主动的融入开放开发的意识还不够强,格局不够大,作为主要承载区,对渭北工业区的引领作用不强;二是合作开发深度不够。目前,与西安经开区和港务区在开发上有一定合作,但更多的停留在土地开发利用上,而在产业融合、配套服务、营商环境、城市管理等深度合作不够。

(四)城市经营服务水平滞后,安商宜居指数亟需加强

160余平方公里的工业园规模俨然一座工业城,但高陵区相对滞后的城市配套服务水平与庞大的工业开发明显不相匹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外知名度上,只知高陵工业招牌,不见高陵城市形象。二是教育、卫生等城市服务功能紧缺。高陵区属高级中学2所、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12所,近几年虽引进了西安北信学院、长庆二中、经发中学等,但仍明显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三是工业园区从业人员落户留居率不高。高陵区目前常住人口仅35万,园区虽引进开了长庆、陕汽等企业职工住宅小区,也开发了一些楼盘,但与工业园区的规模相比,常住人口偏少,从业人员留居率不高。

二、高陵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科学定位,做好战略性规划

1.找准“大西安”主城区和渭工业大走廊核心区的位置。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打造大西安“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格局。高陵区处在大西安“北跨”的重要节点,横跨古都文化传承轴和现代服务生态轴,是渭河生态带和全市工业大走廊的核心承载区。因此,高陵区发展定位应为一是未来大西安的主城区;二是渭北万亿级工业大走廊的核心地;三是西咸、富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点;是大西安城市北跨的第一站。

2.围绕承接大西安城市功能和打造工业新城做好规划。积极对接,做好建设用地整体规划修编,立足西安“北跨”主城区和打造渭北万亿级工业大走廊核心区发展要求,留足建设用地指标,以西安主城区标准和打造工业新城为目标,科学规划园区的产业布局、聚集和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做到有章可循,科学发展。

    (二)加快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1.积极推进专项产业园建设,加速产业聚集依托汽车制造、半导体、医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汽车配套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食品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专项产业园按照工业生产融合、生活功能相对独立的“工业社区”模式,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动工业园向资源节约化、管理社区化生态循环化转变充分发挥融豪中小工业园和聚集中小企业园积极作用,围绕服务陕重汽、吉利汽车,重点发展发动机、传动与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产业,进一步延伸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链。

2.整合园区老企业,激发活力,提质增效全面摸排企业产值、税收等负面清单,分类施策制定处置办法,加快僵尸企业退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步伐对有发展空间的困难企业,按照产业导向支持扩大产能,给予贷款、税收等扶持,支持扩张规模对有资源互补或能与新引进企业从组的企业,支持引导盘活企业闲置资源,采取兼并重组、技术入股等方式,赢得发展新空间对闲置面临淘汰的企业,加快“腾笼换鸟按照相关政策,该收回用地的依法收回用地,可以搬迁促使企业搬迁促发展鼓励企业技术研发,落实奖补政策,支持万方汽车、北成电子等有潜力的企业技术更新,做大做强。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动力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优势产业,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通过科技成果展等形式搭建平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行动计划,积极推广应用5G技术,支持引导有基础的企业提升科技含量,推进生产数字化建设,增产增效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大力培植“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挂牌上市。

4.把严招商引资关,围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招大商、引强商。积极推动招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资源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完善招商项目激励机制,建立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增强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围绕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以“亩均投入、亩均税收”等关键指标严格项目评审机制,招大商、引强商,不断延伸优势产业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水平。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1.挖掘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围绕泾、渭河及泾渭分明自然景观、高陵场畔农耕文化区、西北民大旧址、高陵博物馆、唐代昭慧塔等旅游资源,精心策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景观建设水平,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聚拢人气,带动餐饮、购物、采摘、民宿等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掘西北民大旧址、汉阳陵古弋阳小镇、明代关中大儒吕楠墓等文化资源,加快西北民大旧址博物馆及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弋阳小镇汉文化展示体验区建设,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和汉文化展示体验品牌。创新思路,按照“无中生有、有中做优”的思路,结合高陵工业优势和形象,加快培育文化装备、创业设计、动漫游戏等业态,增强活力,做大产业。

2.提升区域商业聚集区档次,培植城市商圈经济。挖掘区域商业网点特色,整合资源,推出优惠政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商圈经济:围绕工业园区长庆龙凤园、泾渭苑5万居民,提升米家崖商贸城、饮食街和杨官寨-韩村商业区建设服务水平,合理配置资源,打造两个购物、美食、休闲商圈;围绕城区南部天下荣郡住宅区、龙发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整合周边购物、美术展览、培训、健身等资源,打造展览、休闲商圈;围绕城区东部泾渭上城住宅区和昭慧广场,彰显影视、茶舍、咖啡、手工体验等业态优势,打造休闲体验商圈;围绕通远街办的体育运动中心,进一步做大佰运烤肉、狗娃猪蹄等品牌,带动田园农家饭和民宿产业发展,打造通远田园美食体验商圈。

3.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围绕厚实的工业基础,积极发展融资租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引入大型物流企业互联网商贸企业,建设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园继续支持引导长庆陕汽、吉利等大企业投资建设居住区、学校、商贸、医院、金融、行政中心等,培育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园南区“退二转三”步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保险、金融、房地产、商贸、餐饮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发展活力

4.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旅游业为引领,发展餐饮、民宿、采摘体验、农产品销售等产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特农产品种植和农业生产、采摘体验服务;合理有效开发园区三产用地,以工业优势吸引资金投资工业服务,开发物流、商贸、地产、学校、培训、医院、金融、律师事务等第三产业。

(四)拓宽发展思路,加强区域开发合作

1.树立协同一体发展理念,拓展合作空间以有利于产业集群化发展和有利于促进工业城发展为导向,深化合作,以“产业共育、项目共建、利益共享”为原则,在征地拆迁、项目推进、税费划转等方面建立更加便捷、透明、顺畅的合作机制在招商上,相互配合,注重优势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和产业互补发展;在项目推进上,互相支持,处理好协调项目征地拆迁、配套服务与督促企业达产达效、利益共享的关系。

2.创新开发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开发区的合作模式,按照“大西安”发展格局,根据产业的覆盖度和管理的便捷度等综合因素,加强与经开区和港务区的对接合作,对相关区域探索托管模式,提升区域产业服务的精准度,形成以产业促进城市发展的示范带动性,加速推动高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五)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加快城市化进程

1.加快城园对接步伐,扩容中心城区。加快城区南扩西进和园区东进北延进程,城区沿鹿苑大道向南,加快奥园、九境城、龙泊湾等商住楼开发和京东物流等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沿线发展;园区沿六号路、310国道、旅游路、姬杨路,以崇皇镇点及恒大地产开发、融豪中小工业园、聚集中小企业园吉利汽车项目建设等为辐射带动点,发展相关产业,形成城市扩容新高地。

2.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化建设。总结农业村、城边村、园区开发村的新社区建设安置经验,分类推进,对成熟的农业村,按照村民自愿,以空心村治理形式,利用土地利用增减挂钩政策,采取以拆代补形式推进新社区建设;对有宅基地的失地农民,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使宅基地有偿退出,让农民进城落户,推进小区化集中安置。

3.补齐教育、卫生短板。大力度加快学校、医院建设,按照城市未来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合理扩大和增添建设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和医院,并积极引进民办学校和医院,丰富教育、卫生资源。合理均衡配置,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补齐短板。

4.大力引进人才增加人气建立企业人才库制定优秀人才住房、工资待遇、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域内西安工业大学方信息工程学院、陕汽技校与驻地企业组成产教联合体,开展订单式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强化园区城市配套功能,优化服务,繁荣商贸,合理开发房地产,吸引更多企业人才落户定居高陵,提升城市人口。

树立和践行“两山论”,推进创新驱动产能

1.做好泾、渭河绿色走廊文章建设美丽家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根本导向,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严守渭河保护区生态红线高标准推进水污染防治、滩区治理、湿地保护,全力打造生态河、景观河、致富河。加速实施生态美化工程,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坚持铁腕治污减霾整治,严控污染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

2.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发展质量。积极推进高陵六项国家级改革试点坚持“鼓励首创、大胆尝试、多予少取”原则,全域统筹推进改革试点,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农村集体用地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土地价值。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强化集约发展,推进工业“园中园”建设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